近期,在最低谷徘徊多年的煤炭行業(yè)可謂利好不斷。日前,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(fā)布公告,從2月19日起,本年度暫停進口朝鮮原產煤炭。
由于未查到2016年的進口數據,但從2015年的數據也可以看出,我國從朝鮮進口煤炭總量為1958萬噸。因此,有業(yè)內人士向《直面》傳媒介紹說:如果停止從朝鮮進口煤炭,無論怎么補缺這對國內煤炭生產企業(yè)說都是很大的利好消息。
從種種跡象不難看出,煤炭行業(yè)復蘇步伐開始加快。日前,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煤炭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6年,山東煤炭全行業(yè)實現營業(yè)收入3118.8億元,同比增長23.83%,利潤55億元,同比增長233.20%,全行業(yè)基本實現扭虧為盈。
根據山東省的規(guī)劃:2017年,全省煤炭生產省內原煤產量將控制在1.3億噸以內,省外辦礦產量達到1.2億噸以上,原煤入洗率力爭達到66%以上,力爭實現產值增長6%。
煤炭行業(yè)的復蘇到底有多快,報道顯示:遼寧某家大型煤礦僅在剛剛過去的元月份,同比增盈高達5018萬元。數據顯示:元月份,該礦生產商品煤34萬噸,銷售商品煤31萬噸,銷售收入10800萬元,礦井盈利6705萬元。
上述業(yè)內人士說,這樣的增速是過去的數年里想都不敢想的。
《直面》傳媒注意到:煤炭強勁的復蘇,反映最快的當屬資本市場。21日午后,煤炭板塊拉升居前,盤中盤江股份漲近7%,大同煤業(yè)、平莊能源、兗州煤業(yè)等紛紛走強,漲幅居前。有分析師認為:煤炭企業(yè)國企國資改革的開啟,隨著兩會的臨近可能會進一步發(fā)酵,這為煤炭股價值回歸注入強心劑,其中資產證券化有望加速,煤炭集團之間的兼并重組和集團內部的資產注入將是亮點。
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6年全國原煤合計產量230312.27萬噸,同比下降11.2%;洗煤合計產量78853.82萬噸,同比下降5.67%。全國煤炭企業(yè)補貼后的利潤總額為320.8億元,同比增長363.7%,去年同期凈虧42.9億元;資產負債率為72.07%億元,同比增長0.19個百分點;成本費用利潤率1.35%,同比增長1.52個百分點。
對此,一位行業(yè)人士直言,2016年受益于基本面改善,各煤種全年平均漲幅在75%—150%之間,上述人士表示,2016年煤炭行業(yè)第四季度的凈利潤整體超預期,預計2017年利潤情況將繼續(xù)改善。